江苏海洋大学2020版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海洋化学”二级学科
(学科专业代码:070702)
一、学科专业简介
海洋化学隶属于海洋科学一级学科,是研究海洋以及与之相关的邻近环境中化学物质的组成、分布、迁移、转化的规律及其资源利用技术的一门交叉学科。海洋化学、海水和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中防腐蚀防生物污损等是应用海洋化学的核心部分。运用有机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海洋药源生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分子修饰研究,以及解决药源为目的的半合成、合成研究,是应用海洋化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也是海洋药物研究的热点领域。
本学科为校重点建设学科,依托于江苏省优势学科——海洋科学与技术,江苏省特色专业—制药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现有教授4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人,1名教师被遴选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 培养对象,多名教师被中国矿业大学、常州大学和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聘为兼职研究生导师。
本学科拥有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江苏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加工实验室、药物合成实验室等平台。近年来,在海洋化学资源的高附加值技术研究、海洋药物开发、活性成分的修饰与化学合成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二、培养目标
1.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性思维、海洋意识和国际视野,掌握海洋化学相关理论知识与科研技能,能在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从事生产、科研、技术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海洋化学专业人才。
2.熟练掌握海洋化学学科的现代实验技能和应用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趋势,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文献资料。
三、研究方向
1.应用海洋化学
研究解决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开发应用中所涉及的有用化学物质的分离、提取、转化(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以及在海洋环境中目标物(如材料)化学组分所受到的影响及降低其影响对策。
2.海洋天然药物化学
应用现代天然产物高效分离和制备技术,对海洋生物,特别是重要海洋的药源生物进行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和制备,并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为新药开发提供先导化合物。
3.海洋活性物质结构修饰与改造
基于海洋天然产物的活性构型和构象,阐明其各个关键结构单元的结构要求,重点开展具有独特结构和重要生理活性的海洋天然产物(如海洋氨糖、多肽、生物碱和吡喃稠环化合物等)的全合成、结构修饰及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
四、学制
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修学年限,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在完成各培养环节的任务后,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毕业,但最多只能申请提前1年毕业。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硕士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非学位课程一般为选修课程。
学术型硕士生学位课程修读学分一般为17学分,非学位课程修读学分一般为5学分,课程总学分不低于22学分。各类课程具体要求如下:(1)公共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程(3学分)和外国语课程(4学分),由学校统一确定。(2)专业课程一般设5门,共10学分。(3)选修课程设多门,选修不低于5学分。
分类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开课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备注 |
学位 课程 |
公共 课程 |
5110030020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 |
36 |
2 |
必修 (7学分) |
5112000010 |
基础英语 |
1 |
36 |
2 |
5110030010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2 |
18 |
1 |
5112010010 |
应用英语 |
2 |
36 |
2 |
专业 课程 |
5104000440 |
有机合成化学 |
1 |
54 |
3 |
必修 (10学分) |
5104000450 |
海洋药物化学 |
1 |
54 |
3 |
5104000510 |
高级化学海洋学 |
2 |
36 |
2 |
5104000350 |
海洋药学前沿 |
2 |
18 |
1 |
5319000520 |
论文写作指导 |
1 |
18 |
1 |
非学位课程 |
选修课程 |
5104000300 |
现代药物合成技巧 |
2 |
36 |
2 |
选修≥5学分 |
5104000280 |
应用生物化学 |
2 |
36 |
2 |
5319000050 |
药政管理与药事法规 |
2 |
36 |
2 |
5319000110 |
生物制药技术 |
2 |
36 |
2 |
5319000130 |
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 |
2 |
36 |
2 |
5319000100 |
现代靶向药物 |
1 |
36 |
2 |
5104000530 |
海洋中的示踪剂 |
2 |
36 |
2 |
5104000310 |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 |
1 |
36 |
2 |
5104000470 |
化学信息检索 |
2 |
18 |
1 |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
硕士生入学后第4学期第4周前完成,通过者获得学分 |
1 |
必修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硕士生学位论文完成后、送审前,指导教师应对所指导学生的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所列出的已发表或已投稿论文、其他科研成果以及硕士生个人撰写的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2000字心得进行审核,通过者获得学分 |
1 |
必修 |
科研素质 与创新能 力环节 |
科研素质 考核 |
按要求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和学术专题研讨 |
≥4 |
本环节考核总学分≥8学分 |
创新能力 考核 |
发表学术论文、开展科研实践或独立研究、参加课外作品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等 |
≥2 |
补修与自选 |
跨一级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应根据指导教师的要求补修2门本学科专业的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并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绩。硕士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从事课题研究的需要,自行选修课程。自选与补修课程计成绩,不计学分。 |
六、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相关工作
1.课程学习;2.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3.中期考核;4.学位论文开题、撰写、送审与评阅、答辩;5.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6.学位申请。
本学科对符合要求的硕士学位申请人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具体要求见《江苏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江苏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素质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江苏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基本要求及考核工作规定》《江苏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江苏海洋大学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等。
培养环节时间节点要求
序号 |
培养环节 |
学术型硕士 |
1 |
课程学习 |
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 |
2 |
开题报告 |
第四学期第4周前(三年制) |
3 |
中期考核 |
第五学期第11-12周 |
4 |
论文答辩 |
距离开题至少12个月 |
5 |
学位申请 |
答辩后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申请 |
七、课程教学大纲要求
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时、学分、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考核方式、适用学科专业、先修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参考文献等。
八、其他要求
1.开题报告:开题由书面报告及口头报告组成。开题报告由学科组采取集中开题形式。开题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硕士论文研究工作。开题主要针对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是否恰当、是否跟踪学科前沿进行把关。
2.课程学习: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般应在入学后一学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两学年。
3.硕士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前,必须以江苏海洋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录用可申请答辩) 与其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署名顺序研究生须为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
4. 其他环节及要求详见《江苏海洋大学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